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离不开大米,吃饭的时候它是主食,喝酒的时候它是原材料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大米现在不仅仅只是食物,现在也是药物。 4月5日,根据央视新闻报道,武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在“稻米造血”上有了突破,新闻中讲解了,如何将50斤的大米制造成5升的人血清白蛋白。 要知道我国的人血清白蛋白之前一直都非常紧缺,因为紧缺所以价格也比较高,如今实现突破了之后,人血白蛋白的价格会不会降低呢?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血清但是都不知道具体作用是什么,它在医疗中经常被用来医治休克、烧伤、失血过多的重症患者,而它只能从人血中提取。 它最早在二战时期出现,那时候在战争急救中表现十分的出色,被称为“黄金救命药”,其实在之前用的药到现在都出现了很多更好的药物代替,但是人血白蛋白却一直都没有别的药品能够代替。 中国人口多,需求也非常多,但是人血白蛋白却供不应求,因为中国储备血库不足,我国每年血浆的产能才可以做到100吨左右,而每年需要的人血白蛋白则高达420吨。 有人说不是经常能够见到很多人在无偿献血吗?怎么还不足呢?其实无偿献血每个人又能献多少呢?可一位患者在治病的时候需要的,一个人献的血根本不够。 社会都在呼吁无偿献血,近些年也有了很大的成果,之前是严重短缺,一直到2021年的时候,采集的血液刚好达到基本需求,这些年也在不断的上升,这还只是直接需要的血浆。 其实人血白蛋白不止是中国紧缺,全世界各国都是这样,所以在很早之前,就有很多专家开始研究人血白蛋白。 杨代常就是这里面一员,它从武汉大学获得生命科学学院/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之后就出国先后在菲律宾、新加坡和美国的研究所工作。 在这个过程中他大胆的预想,是不是能够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植入到水稻种子里,从而使水稻种拥有了大量合成人血清白蛋白的能力,接着再通过蛋白分离纯化技术从大米中提取人血清白蛋白。 这样的想法虽没人去试验,但是却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,但是杨代常并没有因外界的打击就放弃自己的这个想法。 2011年禾元生物入驻光谷生物城,杨代常带领自己的团队在这里开始了研究了,最终他们真的做到了从稻谷中提取到纯度99.9999%的人血白蛋白。 2015年经过鉴定,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标准,也获得力量国家临床批准,当然虽然已经到了临床研究了,还是有很多人都不敢相信,杨代常也是亲自注射了该产品,才打消了很多人的疑虑。 对于科研这方面的东西,我们老百姓更关注的是这种药物之后的价格会不会降低,人血清白蛋白现在的价格普遍在300-500元之间。 但是这种东西并不是说用一次就管用的,就比如说一个非常严重肝硬化的患者,每星期需要4瓶,就按照400元一瓶来算,一星期就是1600元,一个月就是6400元左右。 这样的价格一个普通的家庭根本没办法承担,而杨代常在采访中则表示:“如果植物血清技术能扩大量产,患者的治疗价格将被大幅度降低。” 按照现在大米的价格,大胆的预测一下,之后一瓶人血清白蛋白非常有可能会降到100元以下,当然这也只是猜测,具体的价格还要看大批量生产之后了,但是降价的这一天也不远了。 2023年禾元生物就开始规划“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”,这一个项目投资了19.08亿,总占地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。 并且他们还完成了水稻试种实验,今年计划种植1.5万亩水稻,一直到2027年达到3.5万亩,这些都是用于提取人血清白蛋白的。 据了解,现在元禾生物能够生产到300-400万支人血清白蛋白,还有一个年产1200万支的厂,预计明年可以投产,这将会解决我们1/4的进口。 目前这批药正在审批,相信不久之后就会审批下来,我们之后看病的花的钱也会慢慢的少。 央视网【2025年4月6日】《“稻米造血”成现实!科技狠活让大米秒变“血液蛋白质”》极目新闻【2025年3月13日】《多地血站告急的献血倡议书背后:血液供应“紧平衡”下的供需难题》湖北日报【2024年2月6日】《“稻米造血”临床试验获重大进展 疗效不逊于人血清白蛋白 安全性耐受性良好》